案例库
GE医疗推出AI心脏套件 实现真正零干预自动化
科理AI| 2025-09-25| 返回列表

  你可能听说过这样的困扰:检查流程繁琐、等待报告时间长、不同设备之间数据不互通……

  从心电图到心脏超声,从CT血管造影到电生理检查,每一步都可能意味着多次排队、反复折腾。

  而现在,AI技术的加入正在悄然改变这一切。

  在刚刚落幕的2025年欧洲心脏病学会(ESC)年会上,GE医疗重磅推出了一套全新的人工智能驱动的心脏病学解决方案,旨在全面优化心血管疾病诊疗路径。

  这套组合产品不仅能够大幅缩短检查时间、提升图像质量,还能实现多项关键操作的自动化生成,让医生和患者都从中受益。

17.png


  未来医生看心脏病,可能不再靠经验,而是靠“AI助手”

  2025年8月28日,在欧洲心脏病学会(ESC)大会上,GE医疗一口气推出了四款人工智能增强的心脏病学产品,组成了一套“智能诊疗全家桶”。

  这套组合拳,不只为了炫技,而是要彻底改变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方式——让医生看得更准、更快、更轻松。

  要知道,心血管疾病是全球头号“健康杀手”,每年夺走近2000万人的生命。而传统的心脏检查,流程繁琐、耗时长、依赖医生经验,稍有疏漏,就可能错过[敏感词]治疗时机。

  现在,GE医疗想用AI,把这些问题一个个“干掉”。

  AI当助手:超声检查也能“全自动”

  第一款产品叫ViewPoint EchoPilot,名字听着像科幻片里的自动驾驶系统,其实它干的正是“自动驾驶”级别的活——让心脏超声检查进入“无人操作”时代。

  传统的心脏超声检查,医生要一边操作探头,一边盯着屏幕,手动测量心室大小、血流速度,再一项项录入报告。整个过程不仅耗时,还容易因人为因素出错。

  而ViewPoint EchoPilot呢?

  它是一个基于云的人工智能系统,能自动识别超声图像中的关键结构,比如左心室、主动脉瓣,自动完成测量、计算射血分数(LVEF),甚至直接生成一份完整的诊断报告。

  全程无需医生点击鼠标,真正实现了“零干预”自动化

  这意味着医生可以把更多时间花在分析病情、和患者沟通上,而不是埋头敲键盘。同时,AI的标准化测量,也大大减少了不同医生之间的判断差异,让诊断更客观、更可靠。

  AI当“读片专家”:几秒搞定冠脉钙化评分

  第二款产品叫CardIQ Suite,它不是用来做检查的,而是专门帮医生“读片子”的,尤其是CT片子。

  在冠心病诊断中,冠状动脉钙化评分(CAC Score)是个关键指标。钙化越严重,说明动脉粥样硬化越厉害,未来发生心梗的风险就越高。传统方法需要医生手动勾画钙化区域,费时费力。

  CardIQ Suite的厉害之处在于:它内置了全自动钙评分算法,几秒钟就能识别出钙化斑块的位置、大小,并自动算出总分和各支血管的细分评分。不仅如此,它还能可视化心脏周围的脂肪组织,并估算其体积。

  别小看这个功能——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,心外膜脂肪过多,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。

  这样一来,医生不仅能知道“有没有钙化”,还能了解“脂肪堆积情况”,对患者的整体心脏风险做出更全面的评估。

  AI成了医生的“第二双眼睛”

  第三款是硬件+AI的结合体——Revolution Vibe CT系统。

  它不是普通CT,而是专为心脏设计的“超高速”扫描仪。传统心脏CT需要患者屏住呼吸十几秒,还得控制心率,否则图像就模糊。而Revolution Vibe的牛逼之处在于:它能在一次心跳内,完成整个心脏的高清成像。

  这意味着——检查时间缩短50%;患者不用再紧张地“憋气”;即使心率不稳,也能拍出清晰图像;辐射剂量也大幅降低。

  更关键的是,这套系统内置了AI工具,能自动优化扫描参数、降噪、重建图像,从“拍片子”到“出结果”全程智能化。

  对于那些需要频繁复查的患者,比如支架术后,低辐射、高效率的检查方式,无疑是个巨大福音。

  AI当“数据管家”:电生理手术的实时大脑

  后一款产品叫ComboLab AltiX,它针对的是更复杂的心脏问题——心律失常,比如房颤。

  这类疾病需要做电生理检查(EP Study),医生通过导管记录心脏电活动,找到异常放电的“病灶点”。

  但传统系统数据分散,医生要同时盯着多个屏幕,容易遗漏关键信息。

  ComboLab AltiX的创新在于:它把电生理记录和血流动力学监测集成在一个平台上,实现了数据的统一管理和实时共享。更厉害的是,它和AI公司Volta Medical合作,通过PruckaStream接口,把实时电生理数据喂给Volta的AF-Xplorer决策支持系统。

  这个AI系统能自动分析电信号模式,帮医生更快定位异常区域,制定消融策略。换句话说,AI成了手术中的“实时大脑”,让复杂手术变得更精准、更安全。

  结语:AI不是替代医生,而是赋能医生

  GE医疗这次推出的四款产品,看似是技术秀,实则是一次系统性革新。

  它不是简单地把AI加到设备上,而是从工作流程、诊断效率、数据整合三个维度,重新设计了心脏诊疗的“操作系统”。

  未来,随着AI在医疗领域的深入应用,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这样的“智能诊疗套件”。

  GE医疗此次发布的AI产品组合,清晰地传递出一个趋势:医疗创新正在从追求“单点技术突破”,转向打造“全程体验优化”——让医生工作更轻松,让患者检查更便捷,让诊断结果更精准。

  也许不久的将来,心脏疾病的诊断会像“一键生成”那样简单,而更多的人将因更早发现、更早干预而受益。

  注:以上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,本文中对官方政策的相关解读,仅代表本平台观点,内容以官方文件为准。

Copyright© QualiSys Consultancy Services Ltd.
版权所有:科理咨询(深圳)股份有限公司 | 粤ICP备10082873号-5